參選香港議會的在台港人朱嘉祺日前收到恐嚇電郵,批其加入「香港民主建國聯盟」到處招搖生事及參選香港議會;並列出家人全名,恐嚇作為兒子要為個人行為負責,「否則不排除會將行動升級」。
美中關稅戰持續升溫,有香港廠商指美國市場受影響,應加快以「香港製造」產品供應中國市場。有分析認為,過往香港產品被譽為「東方之珠」,外銷歐美市場,現在跟中國走封閉路線,只會失去優勢及競爭力,最終死路一條。
有港人於愛沙尼亞成立協會,希望凝聚當地港人社群,以及維繫愛沙尼亞和香港兩地人民的連結。協會主席相信,「有一個香港人的地方,就會有香港」。
香港懲教署製作國安教育微電影《暫借的榮耀》,以唐英傑一案為藍本,但全程沒有展示「光時」旗,並加插愛國元素,花成分幾鐘講升旗禮意義。
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爆發移民潮,加拿大名校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發表研究報告指,主因是政治因素及擔憂子女未來;而台灣不斷收緊審批,令港人「二次移民」。
英議員賀候絲上周訪港時被拒入境並即時遣返倫敦,她周二在英媒撰文批評港府未有交代拒絕她入境的原因,呼籲英國政府在未獲清晰交代前,暫停所有高層訪問中國及香港。
香港郵政周三(16 日)宣布,即日起暫停接收目的地為美國、內含貨品的郵件。空郵則由4 月 27 日起暫停接收。
韌性創新實驗室發表報告指,香港《國安法》及「23條」實施後,編輯以各種方式淡化敏感新聞內容,有自由攝影記者指收取香港媒體款項後家人被騷擾,亦有記者被跟蹤、「起底」後收恐嚇信。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2021年因《國安法》實施後停止運作,在海外成立香港分會,以「流亡境外」模式運作,加強對⾹港⼈權的承諾,並⽀持世界各地離散港人。
面對全球關稅戰,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承認美國關稅措施「要命」,形容美國是破壞香港的最大黑手。反之港府官員對美國關稅輕描淡寫,特首李家超更詭辯稱香港是零關稅,美國亦應同樣施加零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