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關稅堵死中國避稅之路 出口商:一切聽天由命

這次美國的全球關稅戰,目標包括被中國利用作轉口逃避關稅的越南等地,這令中國出口商無法再鑽空子,中國出口商正面臨改革開放以來最嚴峻的挑戰。


相關報道


在中國,專做出口美國電子產品的廣東貿易商李女士週四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美國的新關稅讓中國業內人士心急如焚,無所適從,她感嘆「一切聽天由命。」她說,之前該公司已經調整策略,將訂單轉到越南:「中國的外貿出口只能採取迂迴的方法,在中國接單,貨物從東南亞比如在越南出口,在越南有工廠,產地也是越南。但是廣東廠商就接不到訂單了。」

對於美國加徵越南貨品關稅達46%,李女士認為越南政府會在其它方面向美國妥協,以降低關稅,而未來幾天非常關鍵。她也表示:「越南工廠的效率沒有廣東高,實在沒辦法貨品在中國生產後運往越南,再轉運出去(美國)。」

中國出口商將被美國買家壓價

不過,美國採購方最近多次向中國供應商要求減價,以彌新關稅損失。李女士說,最近一段時間,美國買家要求出口商品價格包含關稅:「美國買家要求把定價固定在中國貨到美國貨倉的價格,入境關稅他們不負擔,中國出口商的利潤被大大削減,這邊(入境美國前)的成本就要自己(出口商)承擔,為此,你只能提高貨物的單價。比如我之前10元賣給你的貨,現在要12元賣,你不提高單價,怎麼負擔成本。」

中國商人張勝其對本台說,美國加徵中國貨34%關稅,這將直接打擊中國對美出口商品的價格優勢。尤其是電子、機械、紡織、傢俱等勞動密集型產品,成本大幅上升,導致美方買家減少訂單、轉向其他國家採購。

他說:「這會引發三大連鎖效應:一,訂單流失,出口企業利潤下滑;二,產能縮減,中小企業首當其衝;三,就業受挫,沿海出口導向型地區首受衝擊。總結一句話:中國出口的貨品對美國依賴度越高,受到的衝擊就越重。」

越南關稅46%精準打擊中國商品轉運

關注美中關稅戰的張勝其認為,美國對越南征收46%統一關稅,比中國高出12個百分點。這一政策釋放出一個明確信號,就是中國商品搬到越南規避關稅的路徑已被精準識別,而越南作為出口替身的角色被全面瓦解,轉口避稅空間被徹底壓縮。

他說:「特朗普政府通過產業鏈溯源+源頭責任追究的雙重機制,成功封堵了中國製造經越南繞道出口美國的通道,有效抵消了中企在越南設廠轉出口的價格優勢。」

關稅戰觸發金融動盪 重演二戰前歷史

特朗普宣佈新關稅措施後,國際市場迅速作出反應,美元兌歐元匯率在國際標準時間20:20下跌超過1%。分析人士指出,市場擔憂美國經濟可能因高額關稅而放緩,全球供應鏈也將受到衝擊。

美中關係學者李朗認為,特朗普向各國貨品徵收關稅,其效果就像1930年美國胡佛總統(任期1929-1933任期)簽署了《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的效果一樣,改變了地緣政治格局,在遠東和歐洲刺激了法西斯主義的上升,促進了二戰爆發。

他說:「特朗普總統類似關稅措施和他的行政命令也會重蹈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霍利關稅法案,全球地緣政治的混亂,為全世界帶來不可預料的後果。對中國來說,給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外貿,帶來直接的影響,也會改變美國和歐洲,美國和亞洲傳統盟友之間的關係。」

另一位中國學者吳昊對本台說,特朗普是一位非常強勢的美國總統,他做了一輩子生意懂得如何經商:「如何利用手中的槓桿同對手進行激烈的對抗,更能對付中國。中國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一位美國總統。到目前為止,中國的應對都是非常笨拙,如果中國不作出徹底改變,很難逃過這一劫難。」

特朗普政府此前曾在2018年和2019年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並在其首個總統任期內推行一系列保護主義政策。拜登政府上台後保留了部分對華關稅,並在2024年進一步加徵新關稅。此次特朗普的新一輪關稅措施,意味著美國正進一步推向貿易保護主義。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美方所謂對等關稅,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相關方的正當合法權益,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

編輯:溫曉平